苑文其详

117.费雪的辞职

2017-10-19

9月6日,美国联准会副主席费雪,以个人的因素提出辞呈。他的辞职,使得原来已经出现的三个空缺的联准会,出现了第四个空缺,再加上总统特朗普一直不断的放话,要换掉现任的主席耶伦,導致美国的中央银行,也就是联准会,未來在新的理事會,可能会有五个新人。

以现在的经济局势而言,大家一方面对于中央银行作为经济上宏观调控的主要机构,感到非常关键以外,也对于特朗普总统的用人风格充满了好奇心,所以费雪的辞职,引发的议题,大多有关谁会接掌联准会的人事议题。少有人注意到费雪这个人,本身就足以代表一个时代,而他的辞职,更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计量经济学专业发展的一个终结。因此,我们有必要来看一看费雪这个人,以及他在经济学上所代表的意义。

史丹利·费雪1943年10月15日,出生在非洲。他出生的地点,当时叫做北罗得西亚,现在叫做赞比亚。他來自一个虔诚的犹太家庭,目前他是以色列跟美国双重国籍的公民。1962年,费雪得到英国奖学金到伦敦就读非常有名的伦敦政经学院的经济系。他在1966年取得了学士与硕士学位之后,就到了美国的名校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并且在1969年取得了经济学的博士。得到博士学位的费雪,立即到了芝加哥大学任教,1977年,他受聘回到母校MIT担任经济学教授,直到1988年。

1977年,费雪以一篇题为《理性期待与货币供给规则》的文章名噪一时,并因此成为了新凯恩斯学派的核心分子。懂经济史的人都知道,凯恩斯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最主要含义,就是透过政策的力量,不但可以影响一国的经济,甚至于可以超越国家的范围,将这个政策,用在世界银行跟国际货币基金这种国际组织里。经济的理论的充分发挥,透过政治的力量,可以影响世界所有人的经济。这个观念的盛行,不但影响了整个20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观念,还间接地让上个世纪战后经济学展现了专家政治的理念。

专家经济学,说良心话,是一个非常神奇的题目。在20世纪初,物理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发展,这一般人可以理解,因为人面对大自然的奥秘,不得不听物理学家经过计算所产生的规则与定律。但是经济学却是调查人心,而不是研究自然的。“人心不可测”,是一句再通俗不过的话,而这也说明经济学家能够准备预测经济秩序的企图,其实是有一定限制的。果然不错,战后一度盛行的经济学者,却在70年代,出现了发展的迟缓,货币的不稳以及通货膨胀不断上升的问题。

当时,许多人认为,凯恩斯理论中透过经济学,以及加上政府的力量,对于市场进行的调控模式,远远不如市场本身那一只不可见的手。凯恩斯的理论只是短期有效,但是长期必然失效。费雪直接面对这个问题,挑战了一般人的悲观想法,认为这种命定论式的神秘主义,可以透过理论加以改善。因此,费雪提出了他的理论,这个理论就是後來称之为「新凯恩斯学派」的基礎。这个学派中最重要的关键点,就是费雪在1977年写的论文,让经济学的专业形象重新恢复了聲名,也构成了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最近的一个經濟專家主宰一切的时期。

他在这篇论文中说明,長年期的契约,可以避免让薪资与价格,因为经济局势的改变而受到快速的调整。他接著強調,如何避免薪资与价格在经济动荡的时期,不发生改变的主要关键,是在专业人士的手中,可以用政策的力量,让失业率不至于快速上升。而这就构成了新凯恩斯主义的大纲,也是所谓的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派的主要立场。

本身就是MIT教授的费雪,他麾下的学生目前有欧洲中央银行的德拉吉,前美国联准会的主席伯南克,以及日本银行的行长黑田东彦。不夸张的说,MIT学派就是世界中央银行行长的制造厂,连费雪本人都曾经在以色列中央银行任职八年,而且在他任职期间,度过了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费雪的贡献,就是在经济学专业遭到质疑的时候,重新肯定了量化经济学的政治效益。不过今天的伴随着世界主要国家中央银行行长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大多数,都是以MIT学派为主轴的情况之后,新凯恩斯学派的也逐渐面对如下四种问题。

首先,就是美国上下对于维持世界银行体制失去了兴趣,尤其是特朗普总统。他并不认同这种拿金钱援助外国经济的理想主义;其次,中国的崛起,发展出一种经济模式与政治制度结合的结果,成为了另外一种,而且很不同的选项。第三、计量经济学的数学模型,让人很不容易理解。这个不接地气的结果,导致经济学专业不能够有效地在平民大众中展示学术的权威性。最后,当然就是在民主社会中,面对选票压力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追求选票的政客,必然的会将压力转到经济专家身上,受压力的经济学家,一旦做出迎合政客的决策时,这很自然地会导致民众对于经济专业的怀疑。

这四种因素彼此之间是呈现連动的关系,让经济学的专业,最近受到不少质疑。或许我们也可以解释目前專業經濟學所面對的困難,成为费雪辞职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