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文其详

187.从哲学看《流浪地球》

2019-03-13

春节以来,大家都在聊《流浪地球》,我也不例外。这部电影确实有很多值得聊的地方,就连国外的主流媒体也在聊。除夕夜,《纽约时报》的影评,认为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片的新纪元,足以跟好莱坞大片相比。大年初8,2月12日,英国《卫报》也针对《流浪地球》作出好评。2月20日,Netflix宣布,取得《流浪地球》在中国以外,包含北美、澳洲、纽西莱,以及韩国的放映权。在国内各式评论中,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科幻电影扬眉吐气的开始。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

这么问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的电影一直在好莱坞大片的压力下,想要突破,有屋顶;不想突破,没未来。出现《流浪地球》这个卖座的电影,我们这回得好好看看,这次的扬眉吐气是不是真实的?我们要问,这是不是昙花一现,下次又回到发扬文化,不管他人的老路上?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说《流浪地球》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地上,地下与家庭。

第一点就是地上。《流浪地球》的故事是地球必须为求自保,人类必须带着地球流浪,脱离太阳系。因此,地球先停止自转,然后由上万台发动机推动地球流浪,导致地球上面目全非。把想象化为事实,并不单纯,因为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让观众有真实感。比如说,停止自转以后,地球出现温度下降的情况如何,海洋会上升到什么程度,气候会极度寒冷时,应该配备哪些装备?《流浪地球》做到了。

《流浪地球》所显现的第二个成功技术,就是地下城市的造景。虽然地下城市的生活中跟我们现有的世界不一样,但是还是要尽可能做到一样:有黑道,有美女,有酒吧,有舞狮,有打鼓,有年节气氛,有生活中的乐趣。

流浪地球的第三个重点不是什么新颖的技术,反而是最传统的价值:家庭。从一开始就是三代一起看天空的温馨画面,后来还加了一个没有血缘的孙女朵朵。当然,科幻电影中,充满家庭的生死离别并不希罕,甚至还很普遍。美国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故事情节几乎完全是以家庭之间的父女亲情为主,令人动容。尽管如此,但还是不同,因为《流浪地球》的要求还是很东方的。

那么《流浪地球》的东方要求在哪里呢?坦白说,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拍电影的软实力果然厉害。先是剧本来自获奖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三体》,改编后拍成电影的《流浪地球》,除了展现技术上的成果外,还透过中国电影制片的叙事与手法,传递出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我不得不说,在最近的国学热中,许多人努力从事国学研究时,一直很期待让世人了解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在哪里?有这种想法很自然,理由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确实好,应当受到重视。不过,这不是自己说了算,至少得回答,为什么我们文化不能受到重视?《流浪地球》针对这个问题,给了世人一个答案。

《流浪地球》问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应该先有希望,还是先谈存在?事实上,无论是存在,还是希望,这些概念在《流浪地球》中,都依附在以家庭为主轴的情节。我想强调,这部电影的成功在于论技术,它可以与好莱坞大片相比,但是在内容,它跟好莱坞走的方向,是完全不同的。

流浪地球里面,没有英雄,没有个人,甚至没有男女爱情。但是从头到尾这部电影充满亲情,充满家庭,充满父母的爱。家庭是中国伦理学的基础,与西方伦理学根本不同。西方是以个人为基础的理性伦理学,而中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亲情伦理学。亲情伦理学与理性伦理学之间,说明了中华文化不但不同于西方文化,而且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所以亲情伦理学让我们可以昂然立足于世界。我要从三个重点,说出亲情伦理学的优越地位。

第一个重点是,过去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两三百年的时间里,科学理性以一种超越一般人认知能力的优越地位,延伸至人的世界,取代原来讲求亲情关系的人伦社会,以理性关系为伦理基础。

第二个重点是,当我们在规划事情时,会突然发觉计划赶不上变化。计划是来自于理性的设计,认为事情必须按照因果的关系循序渐进,可是变化往往来自于人,尤其是人对事物所赋予的价值与情感。这些价值与情感产生的结果,使得原有的计划必须修正,甚至改变。

第三个重点是,事实上,我们可以发觉,知识中所有涉及与人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不能够排除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在情感的面前,理性显得很微弱,所以我们要让情感在理性的世界中,恢复重新作为伦理基础的地位。这一点《流浪地球》展现无遗。

《流浪地球》并没有解释家庭亲情,它只是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所有观众会发现,生存与希望,在中华文化来自家庭中那股浓浓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