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文其详

114.教育中哪一部分需要改革?

2017-08-18

因人而异,是中国一句老话,意思是说每一个人做事的原则与方法都会有出入,所以强求大家做一样的事,用相同的观点,依照不变的原则,既是枉然,也至为不智。言犹在耳,但面对教育这件事情,几乎所有人都忘了因人而异这件事,反而只记得别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成为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这个关心有两个重点,第一,它是不分中外的全球问题;第二,它让许多人对现行的教育制度极为不满的同时,却也拿不出什么特别好的办法,突破现有的教育制度。结合这两点的结果,就是全世界许多人,都在思考教育的核心问题,然后提出各式理论,某些理论甚至一度受到政府的支持,后来却发现这些理论其实是错误的。这些问题说明,教育应该使用什么方法,莫衷一是。

这也让有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具体的答案。问题虽然很明显,而且人人都有意见,但其实大家都说不太清楚。我们认为,问题的核心,来自于一种个人主义式的理论。这种理论强调,既然每一个人都不同,因此他们的学习也会不同。这种强调个人学习自主的思想,反对的对象以学校、社会与教育三者为主。

首先,他们认为,现有的学校制度不好。那种以班级分配为主,强调统一教材的教学方式是对于人格发展上最大的限制,因而教育改革者大多反对现行教育体制。不过,真的不上学以后的结果,却没有办法达到个人化学习的目的,因此这些人陷入批判学校有力,但对于如何取得让孩子获得知识这方面却一筹莫展。

其次,教育批判者,一方面制造人人不同,但却坚持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敉平社会差距,取消贫富,执意追求人人平等的社会。这个想法不但与原先人人不同的想法不一致,连带地也罔顾现实,完全忽略了个人化教育的花费,其实正是以个人资源帮助孩子受教育的特别待遇。

第三,许多批评教育制度的人,将不满归罪于教师团体,指责他们保守与不求进步,这其实是天大的误会,因为教师团体的保守,刚好是批判团体拿不出具体办法的坚持。大谈进步教育的人,忽略了教育条例中永远不变的一个重点,就是教育其实本质上就是教与学,认为教育中只有学而没有教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教的知识内容,是日后学习的基础。我们必须知道,教导的过程其实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反对教师并不是追求教育的进步,而是教育的终结。

这些对于现行教育的不满与无奈都是真实的,但解决它们的方式,要先理清这些针对学校、社会与教师的误解。首先,现行学校制度的雏形来自于18世纪的普鲁士。普鲁士不但统一了德国,也可以说是人类近代文明的模范,而最被大家赞美部分,就是它的教育制度。普鲁士的崛起确实来自于高效率的教育制度,其中所有人受到一致的教育,然后经由个人兴趣与能力学习,成就自我,以及人生的规划。这是不容忽视的成就,也是现行制度不易改变的关键。

其次,许多人对于现行制度最不满的,是教育加重了贫富差距。这个结果来自于现存的学校制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国举材。在讲求个人主义的教育理念中,这个目标当然很荒唐,但问题不是废除学校,而是让有才华的人,因为受到不同教育而拥有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因此,重点不是人人平等,而是在现行体制中要选择性的教育,成为可能让原先对于学习没有兴趣的后发学生,能够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直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科技公司,都透过资讯与网络提高个人化学习的可能。然而机器毕竟还是机器,个人化学习需要的是主动满足求知欲,而这不是机器能够做到的。学生需要教师的启发,他们扮演刺激与指导的角色。刺激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与其他学生一同面对知识的吸收与挑战,而老师指导的功能,就在于加速学习过程中的理解。

刺激与指导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学习的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刺激学习过程中所引发的压力,几乎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遭受过学习过程中的压力。没有哪一个人喜欢过这些压力,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压力是支持我们学习不懈的原动力。那么老师在学习压力中的角色就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授业与解惑这两件事情。有人认为教师没有能力,甚至缺乏爱心,这是误解。教师的能力,来自师范训练的培育,而他们的爱心不是空泛的关怀,而是对自己面对学生所产生的理解。

其实教师扮演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他们所提供的指导,成为日后学生反省的对象。教师们不可能故意提供错误的指导,他们只有可能提供他们认为正确的指导。对于教师的批判,其实是无的放矢,因为在不能改变学校制度的情况下,加上教师不可或缺的事实,这一切都显示,现行对教育制度的不满,其实当中的情绪部分居多,因此我们需要从理性的角度做正确的理清。